风水布局 发布者:陈阳华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那么大家知道立夏谚语的意思吗?例如:立夏不下桑老麦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提问:立夏不下桑老麦罢的意思是?

回答:要是立夏刮了风的话,种的麦子就被风挂的没有收成了,白露时节天气要是很晴朗,这有利于麦子的生长。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

【结束语】以上,就是那些有关于立夏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春去夏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夏预示春天的即将离去,开始准备迎接夏天的到来。“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立夏时节,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大自然一副充满暖光的惬意景象。

那么,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立夏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流传至今又有哪些习俗呢?今天,就由小编带领着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的由来及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的由来

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读起来很好听,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对生活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那么,关于夏至的谚语都有些什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

谷雨好种姜,夏至4姜离娘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冬至唔过唔寒,夏至不过唔

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

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响雷三伏冷,夏至无雨晒死人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

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不起尘,起了尘,四十五天大黄风

春来遍地绿,夏至剩半数,秋天无人管,入冬又荒芜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夏至不种高山黍,平地还有十天谷耕地看拖头,耙地看牛头

现今的谚语相较于古代更加的通俗易懂了,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小满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麦收寒天。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黄。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西瓜怕热雨,麦子怕热风。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干热风,风热干,要有条件三个三(湿度低于30%,气温高于30摄氏度,风速大于3米/秒)。

热干风,风干热,三管齐下就是祸。

树木成了林,沙窝不起尘,能防干热风,小麦高产稳。

提纯复壮,单打单放。

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串种技术严,苗子难保全,株距难掌握,割麦不方便。

串种时间要把关,低产麦田早,丰产麦田晚,一般麦收前十天。

受螫痛难忍,迅速拔螫针,氨水来点涂,效果挺灵敏。

冬季管理重保温,还要严防鼬鼠损。

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注意防鱼病。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节到小满,亲鱼催产。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家谚语有很多,如“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 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处署不出头,割下喂老牛” 等。那么关于白露的这句“白露早寒露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吧!

还想要了解》》白露为什么要放鞭炮?

小的时候就常老人们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谚语提醒的是种麦子的时节。实际上这句谚语完整的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此时,室外的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分批南下,气温会明显下降,俗话里的“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就是指的此时节。

气象专家说,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此外,“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当然还有很多关于白露的民谚,都在提醒人们注意添衣防感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