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李夕

处在夏季炎炎酷暑之中,无形的燥热会驱赶掉我们的许多欲望,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食欲。当终于度过夏季来到气候宜人的秋季的时候,正是我们将夏天缺失的美味吃回来的好时机。立秋这个时节正式拉开秋季大幕的时候,应该都吃些什么呢?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该大补特补呢?什么时候是最适合补?南方医院的陈宝田教授说:立秋不宜特补,立秋前后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从中医的观点来讲,夏季养气,冬季养阴,夏季比较适宜进补。

立秋南京有“啃秋”习俗,三伏天慎“贴秋膘”

通常立秋这一天该吃什么食物是十分讲究,并且有说法的。在南京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明天不妨买个西瓜回家,全家人一起来啃秋吧!

除了啃秋,立秋还有“贴秋膘”的习俗,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凉爽的秋风一吹,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损失的营养,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选择吃些炖肉、烤肉、红烧肉来以肉贴膘。但三伏天高温下,要谨慎“贴秋膘”,勿造成肠胃的负担!

南京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最先开始,南京人以信奉道教和佛教为主,随着后来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的传入,现在的南京已经是个多宗教交汇的城市,南京文化因此更加丰富。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南京的那些宗教信仰。

 

道教

六朝时期,金陵道士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在炼丹术、神仙家方面做了很大的发展。金陵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民国时期,白下路斗姥宫曾为南京道教活动中心。现今,升州路天后宫由全真教传人住持。

佛教

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

在众多即将逝去的中华优秀艺术文化中,白局也算是一个。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历史十分悠久。白局说的全是南京话,唱的是俚曲,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也是南京文化的代表之一。

历史源流

南京白局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自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一种南京特有的曲艺曲种。“白局”一词,顾名思义,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明代初期南京是京师,中后期是留都,因此南京云锦在明代是一个最高峰时期。明代南京的织锦机房中,机房很高,因为织机也很高,差不多三米左右,顶上坐一个人,称为“拽花工”;下方坐一个人,称为“织手”,这是要求很高的技术活,而且干活时枯燥乏味,为了调剂这种单调的织锦生涯,织锦房里的工人开始自娱自乐,唱一些小曲、方言调子,题材多半轻松诙谐,偶尔也有时事段子,几代织锦工人传承下来,就演变成后代乃至现在的南京白局。

清代康熙年间,八旗包衣曹氏家族曹寅主管江宁织造,清宫龙袍就是云锦缝制,其制作精细、复杂,有“寸锦寸金”之称,此时的南京云锦业是又一个鼎盛时期,在此时南京白局也创作出更多的段子。

南京白局的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

表演形式

白局的表演有说、唱,偶尔加上身体动作,使用的是地道南京方言,称为“新闻腔”或“数板”。由于新移民的涌入和方言的变迁,有些词和现在通行的南京话也不一样,比如说“鸭子”读作“呦子”,“大妈”读作“多嬷”。尾音儿化重,跟京味儿化音的区别在于连读而且上扬,象“碟子、碗”,读起来就是很快“的儿窝儿”……用文字来转化语言艺术,太难了。

传承意义

南京白局主要流传于江南一带,群众基础光,历史悠久,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南京白局是南京方言的艺术升华,南京方言的精髓都贯穿在白局的说唱艺术之中,某种程度上是传承南京古方言和古汉语的文化载体,对于现代人学习古汉语的发音、语法具有独特的作用。

另外,南京白局的说唱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多样,尤为可贵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新闻和社会焦点事件、当地人的生活主题,可以说白局在古代某种程度扮演着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甚至其影响要比现代媒体还要深远广泛,是人民了解南京的风俗文化和历史社会的研究的重要信息载体。第三,白局由于在发展演变中借鉴吸取了扬州清曲和明清俗曲的风格,因此对于研究其他戏曲的文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南京城具有的古老历史,为南京的文化提供了足够的积淀,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传承了自古形成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作为这些的见证最好的展示就是南京文化里那一处处历经岁月的历史文化景点。

南唐二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南京江宁区祖堂山南麓,距中华门约25公里。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43年安葬南唐开国皇帝列祖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钦陵和公元961年安葬中主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组成。

鼓楼,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中心。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

夫子庙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秦淮河畔贡院西街。宋仁宗景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为建康府学,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它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明故宫,又称南京故宫、南京明皇宫、南京紫禁城,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朝的皇宫。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后称“皇城”。

中山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朝阳门外、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坐北面南,前临平川,背依青嶂,占地8万多平方米。

南京总统府的建筑基地,最早为明朝初年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时,这里改为两江总督署,与江宁织造署隔街相望。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两江总督管辖富庶的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是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之一。

石头城是中国江苏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着名古城,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南京的别称“石头城”、“石城”就来自于这座古城。

“泮池”的意思就是“泮宫之池”。周朝礼制中规定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为“泮”。所以自古就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在世界各地孔庙的规制中都有一座“泮池”。

北极阁是南京城内的一座丘陵,又名钦天山。古名“鸡鸣山”,因形似鸡笼又名“鸡笼山”。位于鼓楼东面,北依台城、玄武湖,西连鼓楼岗,东连覆舟山,南朝时为皇家苑囿。南朝宋时山上建立第一个日观台,为南京第一个气象台。

南京中华门为南京城正南门,位于内外秦淮河之间,原名聚宝门。它的南面有雨花台作为天然屏障,门前后有两支秦淮河水横贯东西,前临长千桥,后倚镇淮桥,地势险要,为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南京是沟通中国南北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江苏省的省会。在历史上是“六朝古都”,足以见到南京城的战略重要性。一个城市的文化是需要人们去创造去建设的,南京文化是一代代南京人不断努力的结果,那么在近现代南京有什么代表人物呢?

丁衡高(1931.2.3-)惯性技术和精密仪器专家。195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兼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南京大学校友总会第五届名誉会长。

李如洪(1917—200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开国少将。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研究员,秘书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校务科科长,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军工部行政处处长、人事处处长。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

李国鼎(1910年1月28日-2001年5月31日),政治家兼经济学家,“中华民国”科技教父、总统府资政。生于南京。南京大学物理系杰出系友,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1937年回国,旋即投笔从戎,投身抗日,参加防空照测和钢铁生产。1948年到台湾,相继担任台湾经济、财政、科技发展等部门重要职务,被誉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建筑师”和“科技之父”。

高怡生(1910年8月30日—1992年5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药物化学家、天然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他从事科研工作50余年,对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肿瘤化疗药物研究(植物生长激素类似物)和天然产物全合成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吴良镛,男,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其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廖鲁言(1913-1972),原名廖广鏖,江苏南京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北平学生运动。后任山西抗日军政训练委员会编辑、军政训练班指导员。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团政治部、旅政治部主任。1939年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科长、党务研究室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副主任。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原籍浙江嘉兴。国学大师。兼为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於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

周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中国最早进行特殊钢和合金铸铁研究和生产者之一。他在中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组织引导并参与了含氟铁矿石的高炉冶炼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为包头钢铁公司大型高炉的顺利生产创造了条件。是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