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二十四节气,就是表示了不同时间的二十四个不一样的气候特点的节气,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大家并不是十分了解,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吧!那么处暑的处暑是几声呢?处暑代表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领证吉日
处暑的处是几声:第三声(chǔ)
明代《月令七十二集解》对“处暑”的解释说:“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由此可见“处暑”之“处”是动词,应读上声,也就是第三声。
处暑的“处”含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这时酷暑已过,气温逐渐下降。《辞海》在“处暑”词条中引用古书对“处暑”的解释说:“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意思是:酷暑将过而渐渐消退。读去声的“处”字都不具有上述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出行吉日
处暑代表什么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新历的8月22到8月24之间,具体由那一年太阳到达黄经150°的时间而定。
处暑,表示的是炎热的天气开始逐渐转凉,人们真正该开始保暖了。处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气温下降,尤其是黄河以北地区的城市,气温下降非常明显,所以晚上要注意保暖,以免昼夜温差大着了凉。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修造吉日
处暑时节,北方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南方却会迎来“秋老虎”,秋老虎是短暂出现高温天气的一种现象,温度有时还会高达40摄氏度,所以在秋季容易引起山火,所以要注意警惕预防。秋老虎期间,不仅要防火防干旱,还要防洪涝,因为这时候的南方是台风频发的季节,时不时就有一个台风来袭,人们需做好应对风灾的准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也体现在每一个节气的命名之中,深入了解的话可以学习到不少节气知识,比如说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暑”——小暑、大暑和处暑,这其中的差异就值得研究,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小暑、大暑和处暑的区别。
你可能喜欢》》小暑算入伏吗?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尤其是北方城市显着。
那么大暑、小暑和处暑这三者有何区别呢?答案是:大暑小暑是炎热程度,而处暑是过渡节气。
所谓热在”三伏“,通常小暑时节的后期才会进入三伏,三伏的主力时段在大暑当中。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所以,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而处暑只是标志着夏季的终止。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人们常说处暑养生要吃鸭子。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处暑为什么要吃鸭子吧。
一:天气原因,秋高气燥,秋老虎现象
“处暑”到来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终止了,在我国许多地方,处暑意味着凉秋的开始。从这一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昼暖夜凉;但是有的地方也会出现“秋老虎”的短暂高温天气。营养人士称,此时饮食应遵从处暑时节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鸭子是属于适合处暑之际的润燥食物。
二、民间一直流传吃鸭子的习俗
处暑吃鸭子的习俗一直流传。民间吃处暑鸭,有很多种吃法: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五花八门。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到处暑,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自家可以烹制鸭子煲山药、白斩鸭、清蒸鸭等,并按自己的口味调制些调料汁,鸭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来。如果喜欢泡菜口味的鸭汤,可以买来四川泡菜与鸭子同煮,但千万不要放酱油,汤的颜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带鲜,口感特别清爽。
三:鸭子本身营养价值高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鸭肉中蛋白质含量约16%~20%,比猪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猪肉(37%)低。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而钾、铁、铜、锌等元素都较丰富,鸭蛋中矿物质、维生素a含量也高于鸡蛋。
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人有唇干口燥它能缓之,人有阴虚发热它能解之”。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之力。鸭蛋具有滋阴补虚、清热润燥之功。
【结束语】以上,就是那些有关于处暑吃鸭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每年一到处暑(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大部分地区气温都慢慢下降,处暑的来临也意味着炎热的天气结束,天气将逐渐变得凉爽起来。
那么,你现在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代表什么吗?节气中的处暑又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处”是躲避之意,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我国许多地区将陆续开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转换。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们,期盼着秋天的到来。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姗姗来迟,还会经常有遭受“秋老虎”困扰。
处暑前后正是秋种大忙季节,对于一些地区特别是雨水少的北方地区来说,农谚有“处暑种荞,白露看苗”,“处暑罗卜白露菜”等说法,因此处暑时降雨,非常宝贵.有 “处暑处暑处处要水”、“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处暑下雨,五谷生芽”等说法.但对于雨水比较多的南方则反之,如“处暑下雨多灾害”、“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等谚语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所以,简单来说,处暑就是暑去凉来的意思。
您可能也喜欢:
夏至习俗,各地夏至习俗都有哪些?
深谈白露下一个节气是什么?
节气养生:立秋吃什么菜最养生?
揭秘:立秋以后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