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而饮茶之风最早出现在中国,这一传统习俗一下就保持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于中国来说茶叶是物质的,但是茶文化的精神早已烙下印记。武汉文化是历史上发展茶叶一个重要的城市,史称“茶叶港”。
武汉史称“茶叶港”,茶文化历史悠久,近代成为闻名世界的茶叶贸易中心。目前,武汉仍然是华中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有香港路、崇仁路、陆羽茶都等5个茶市,年交易额逾10亿元。以黄鹤楼茶叶公司为龙头,全市茶产业近年迅速发展,茶叶基地达8。5万亩。
很多人知道,“茶圣”陆羽出自湖北天门,却鲜有人知武汉还是一座茶文化非常深厚的城市,曾经茶楼林立,茶商遍天下。一百多年前,汉口被欧美人士誉为“茶叶港”,甚至一度成为世界茶贸易之都。
茶圣陆羽,孤儿出身,八世纪唐朝竟陵(天门)人,靠一和尚哺养长大,24岁后去全国游方,后在浙江湖州着成了全世界首部《茶经》。陆羽的《茶经》是正宗,是原创性的茶文化、茶道茶艺。
《茶经》三卷十个部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陆羽汲取儒、道、佛、墨(非攻、兼爱)文化精神,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花二十年功夫写就《茶经》,堪与“五经”比美。
湖北五峰的采花毛尖出名,也许很多武汉人还不知道,在东湖景区中心的磨山,有一片颇具规模、出产好茶的茶园。茶园坐落在磨山南麓,阳光充足,三面环湖,气候湿润,1979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出产品质优良的东湖毛尖。
磨山绿茶最着名的是“绿羽白浪尖”,色泽鲜绿,白毫显露,清香味爽,回味悠长。着名文学家书法家李尔重曾为东湖的茶叶挥毫泼墨:“东湖白毫胜银针,绿羽远过碧螺春,世上都说龙井好,白毫绿羽更上乘。”
东湖盛产好茶,是有历史文化渊源的。东湖水果湖附近的茶港,早年通过东湖直达长江,是武昌周边地区茶叶交易的集散地。民国时期,一些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湖北名人纷纷在东湖边建起了别墅和茶园,将东湖作为修身养性度假休闲的世外桃源。
说道茶的故乡,那一定只能是中国,五千年前神农为了实验各种植物的药性,以身试草,难免遇到有毒的茶,结果发现茶叶可以解毒,从此茶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在中国有那么一个地方被赋予了“茶都”的美称,在源远流长的湖州文化,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中国能有一个地方被赋予“茶都”的美誉,人们也许会联想到盛产龙井的杭州,以碧螺春闻名的洞庭……可在众多“茶家”的眼里,似乎却只有一个地方能背负如此盛名,这就是湖州。
为何称湖州为“唐代茶都”?因为湖州不仅是唐代茶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唐代的贡茶之都。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特别辉煌的一个时期,其中有两件大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一是《茶经》的完成。
二是首开贡茶专门机构,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皇家贡茶基地,贡茶成为真正的制度性的行为,从而大大促进了茶叶特别是名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巧的是,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湖州,且时间上也大致相同,这对湖州茶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说到湖州,就不得不提“茶圣”陆羽,湖州就是陆羽的第二故乡。陆羽不仅精于茶道,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伟大传播者,也正是因为陆羽多次到顾渚山考察茶事,并向朝廷推荐了紫笋茶,才使紫笋茶成为贡茶。陆羽对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同朋友们谈茶、论茶、品茶,并对茶的种植、栽培、烹煮等了如指掌。
把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加以总结后,陆羽写出了闻名世界的《茶经》,也为自己赢得了“茶圣”的美誉。而湖州,正是陆羽潜心研究茶道并着《茶经》之所。《茶经》的问世,是中华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茶经》系统地研究茶的起源和生长环境,茶的采制和煮饮方法,全面记载了茶史、茶区以及茶事等。
它的问世与流传,加速了茶知识的传播,促成了世间饮茶之风盛行,加速了湖州茶文化的发展。关于湖州历代茶事活动的记载,至今还留存在顾渚山三处九块摩崖石刻中。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我国古代贡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官员选送,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称贡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设立的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可见当时湖州茶叶的品质和名气。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秦腔的流传已有上千年,秦腔文化也是在这近千年以来,不断变化改善,秦腔因流行的地域不同,而演变成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对与秦腔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陕西文化为你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秦腔,是我国戏曲中较为古老的大型剧种之一,因产生于秦陇大地,又以陕西关中话为基调,故名为秦腔。它是深受西北人民喜爱的一个主要剧种。秦腔传入什川,据考证约在公元18000年以后。当时由于社会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文化交流活动加快,人们频繁往来于兰州什川之间,耳濡目染,逐渐对秦腔艺术有了兴趣,一些农村艺人、好家,以不满足“小曲子”演唱,并在各“小曲子”自乐班的基础上模仿、嫁接、移植,走上由简到繁、由折子戏到全本戏演出的道路。
清代后期,秦腔在兰州盛行起来。光绪元年(1875年),兰州成立了秦腔班社“福庆班”。名艺人张福庆组织众多艺人在固定的戏台上演戏。茶馆酒肆常有清唱的艺人。1913年,朱怡堂等老艺人成立了“化俗社”。班社组织秦腔艺人,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促进了秦腔艺术的发展。高亢、激越、豪放的秦腔曲调吸引了许多听众变成戏迷。什川戏迷魏学品、魏贵喜、王元亭等数十人常去兰州班社看戏学戏。什川城隍庙南面有一座乾隆年间的戏台,秦腔艺人常在台上演戏,广大农民常去看戏捧场。
上世纪三十年代,什川的几十位秦腔艺人演戏水平提高。他们拆去旧戏台,在原址建起一座两层戏楼,上层是戏台,结构精巧,高大宽敞。逢年过节和梨花会期间,本地秦腔艺人邀请水阜、中堡、西岔的艺人来同台演出,盛况空前。每场观众有1000人左右,男女老幼,热闹非凡。那时演出的剧目都是传统的历史剧。
1940年,什川秦腔艺人组成两个戏社。王元亭、魏毓功、魏学通、陶启福、魏孔安、魏学礼、魏至愿、魏本中、魏旭中、卫明新、卫明珍等人组成同乐社。魏贵喜、魏学品、魏至孝、魏学印、魏至贵、魏职相、魏周存、魏孔文、魏学成、魏周湖、魏学茂、魏至君等人因在上车村居住,组成的社名上车社。两社常唱对台戏,梨花会时昼夜都唱,互相竞争,促进了秦腔艺术的快速发展。
舞台演出
1944年,同乐社应邀去榆中夏官营演唱五天,受到那里观众的赞誉。四十年代是什川秦腔艺术的鼎盛时期。泥湾村的艺人焦元宝、魏左堂、魏至卿等,河口村的艺人马称科、魏从贵、马称举等,常渡河来什川演戏。解放初期,什川秦腔艺人在新年春节和梨花会期间仍然演戏。1958年,什川公社成立了秦腔剧团,名艺人魏周存任团长,团员有40人,青年女演员中张治花水平较高。秦剧团平时组织团员在同一工地上干活,休息时大家谈论演艺,互相切磋,老艺人传教青年演员。他们历史剧和现代剧都演。常演的历史剧有《铡美案》、《辕门斩子》、《苏武牧羊》、《反徐州》、五典坡》、《游龟山》、《游西湖》、《周仁回府》、《潞安洲》、《三娘教子》、《小姑贤》、《白玉楼》、《大升官》等,现代剧有《十年之家》、《梁秋燕》(眉户剧)等。
1963年,什川公社党委书记寇永明重视秦腔等文艺事业,他安排木匠扩建戏楼两侧。自己在新台上粉墨登场,与艺人们一起演戏。老艺人陶启福从榆中秦剧团回到家乡,把精湛的演艺献给乡亲们。1965年,青年艺人魏万英、魏至芳等演出现代剧《会计姑娘》、《夺印》等。“文化大革命中”,什川秦剧团演出《血泪仇》、《血泪湖》、《三世仇》等现代剧,并移植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为秦剧。主要演员有王家林、魏兴吉、陆发安、刘永兰、颜孔鲁、卫明月、魏永旭等。1972年建起了新舞台,把古式建筑的戏台拆毁了。
中国广东的木偶戏文化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文化,大约在元代由闽西传入潮州的,广东的木偶戏的种类有很多,各自分布在省内的粤语、潮语、客家语等等一种戏曲。那么,大家对于广东的木偶戏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广东木偶戏文化吧!
中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由闽西传入潮州。明、清两代,粤西的吴川、电白、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木偶戏相当兴盛,因此,人们称粤西地区是广东的“木偶之乡”。
广东木偶戏的种类很多,计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各自分布在省内粤语、潮语、客家话、雷州话等文言区,各个种类的木偶雕刻制作、操纵技艺以及艺术风格,彼此有异,丰富多彩,均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艺术。
高州木偶戏
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的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高州木偶戏,今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
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高州木偶戏现在面临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着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高州木偶戏确实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2002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海珠区洪德路建立了广州木偶艺术中心,创建了木偶演出、木偶制作、木偶销售、木偶教学(辅导)、木偶展览为一体的场所,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基地,中心剧场环境优雅,且配备了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设备,能真正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您可能也喜欢:
杨柳青剪纸,一朵民间的艺术奇葩
上海文化典型的代表“沪剧”
锣鼓书文化:汉族曲艺的优秀代表
后起之秀“淮剧”的艺术特色文化
藏族地区很少产茶,但是茶却成为了藏族男女老少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现在我们煮茶的方式和藏族人民煮茶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茶叶传入藏族后,藏族人民喜欢在煮茶时加入点其他的东西跟茶一起煮。这样让他们感觉味道更加好。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藏族文化吧!
藏区绝少产茶,而茶却是藏族男女老幼的最佳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又说“饭可一天不吃,茶却不能一顿不喝”。由此数百年来形成的茶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多彩,极富民族特色,在世界茶文化园地中是一枝奇葩。
茶叶是如何传入西藏的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四五世纪时,吐蕃王朝军队曾攻占到中原边州,夺得了大量茶叶,却不知其用途。《藏汉史集》中记,茶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芒波杰在位时(公元676-704年)传入吐蕃,当时是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爱。他说:“在我患病期间不思饮食,只有饮用小鸟衔来的这根树枝泡的水比较奇妙。它能养身,是一种治病良药。”公元781年唐德宗时“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氵湖者。’”由此可知,早在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饮茶之习俗,只是把茶叶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药品而被王室所珍藏。自唐开元后,内地僧人坐禅“务于不寐,又多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效仿,遂成风俗。”随着唐蕃之间友好往来,有的汉僧到藏区传法,有的则经吐蕃去印度求法,使饮茶习俗传入吐蕃。
据《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扎贡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但更多的是流传在王宫贵族间和寺庙里。吐蕃最后一位赞普朗达玛在位时实行灭佛,僧人们各自逃生。离开寺庙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俗传入民间。而茶之止渴、消食、少睡、去腻等诸多功能,正好适用于藏族需求,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这是饮茶习惯传入民间的最早时期。至晚唐,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平友好阶段。
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与吐蕃的马牛交换,民间贸易在陇、蜀、洮、岷等一带活跃起来。安史之乱以后,唐蕃间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大量运往藏区。五代、宋、金时期,河西大部分地区为吐蕃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与宋廷“贡赐”不断,主要以马茶为主,并建立茶马互易市场。口角厮啰境内的风俗“独知用盐为滋味,而嗜酒及茶”。
您可能还喜欢:
东巴纸是纳西族最重要的写经用纸
纳西族“热美蹉”的起源及特色
名扬中外的纳西东巴文化
令人垂涎不止的拉祜族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