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2月4日,人们就要迎来2018年的立春节气,此后春回大地,逐渐就到了适合出游踏青的时节,我国古人在这个时候也有郊游赏花的传统。古人赏花一向讲究,对花色、花香都有要求,对花的姿态就更不例外了,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
古人赏花除了评花色与花香,还要看花之风韵,用清朝画家松年的观点来说,叫“花以形势为第一”。
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所以古人赏玩花木无不看重姿态造型。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陈道复《题秋海棠》诗句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
不少90后应该都记得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那篇《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他独爱莲,不仅爱它的清丽风姿,更爱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而这篇文章其实也反映出,古人欣赏植物花草可不仅是看花的外形好坏,还要“清花韵”,将花的美好品格内化为赏花者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古人赏花的讲究。
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虽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其实,花韵即花之品质,欣赏花韵,就是看花之象征。
牡丹在南北
唐代刘禹锡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古人观花,首先要看的就是花色,五颜六色的花虽然都赏心悦目,但“国色”也就一家。那么什么颜色的花最受古人喜爱呢,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古人赏花的讲究。
我国古人赏花,讲究首先看花之色。玫瑰的红,菊花的黄,玉兰的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古人称之为“养眼”。
花中最美之色,乃是“国色”,但万紫千红之中,不是随便什么花都能称“国色”的。那什么花色才配称国色?唐代诗人刘禹锡认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见,
人们形容一位美人多么出众时,有时候会说人家是“国色天香”,这个成语原是用来形容国花牡丹的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唐代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说的是牡丹的花色极佳,那么“天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说到古人赏花的讲究了——细分花香为九品,现在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
我国古人赏花,十分看重花香,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有关。古人对香颇有讲究,分出“养口”、“养鼻”、“养目”等不同类别,花香属于“养鼻”类。《荀子·礼论篇》即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
人都说做事情要懂得看时机,这该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古人最讲究的就是“顺时”,养生要顺从四季、时辰、气候的变化来调整,就连赏花,也讲究“应时而赏”,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还发展出专门的《花历》,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介绍。
古人赏花讲究时令,即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同月份看不同的花,有专门的《花历》(花月令)可查。明程编《花历》称:“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
除了花期,赏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