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李俊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可谓是琳琅满目,而对于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保安族而言,其保安腰刀就是他们最璀璨的一张名片,那么本期的民族文化,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下什么是保安腰刀及其价值吧。

保安腰刀简介

我国着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其最有名的就是保安腰刀了。保安腰刀与维吾尔族英吉沙刀、阿昌族户撒刀并称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保安腰刀制作工艺是保安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1227年成吉思汗东征时,把部分来自中亚的官兵和工匠留在青海同仁地区。一脉相通的冶铁技术使他们具备了雄厚的制刀资质。于是保安族开始用腰刀交换牧民的牛羊和其他日常用品。从此,保安族腰刀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保安腰刀的价值

学术价值:保安腰刀的渊源直接涉及到保安族的族源,追溯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可以推断保安族先民在历史上的经济、军事生活上的特点。因此,保安腰刀手工艺,从历史学、人类学等多角度研究保安族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和思路。

实用价值:生活在广漠草原上的保安族男人,喜欢在腰间挎一把腰刀,即可防身,又能显示出男人的阳刚之美。保安族妇女喜欢在腰间带一把,挂带上镶嵌着银饰品的十样锦刀,即使用方便,又显其华贵。城里人把保安腰刀放在愽古架上,当工艺品欣赏,丰富了家庭的民族文化内涵。

经济价值:打制“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保安族群众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精神价值:保安族人民在从事几百年的“果尔”(金属工匠)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宝贵和精神财富。一是“一把手”表现的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二是折花刀“千锤百炼成一刀”的百折不扰、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保安腰刀也提高和丰富了保安族的民族文化。

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安族在以前被称为“保安回”,这是因为保安族人在信仰方面与回族人相同,信奉的是伊斯兰教。由此一些年节习俗乃至禁忌也比较相像,渗透着伊斯兰教文化的意识。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保安族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与伊斯兰教联系密切,其民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哈其麦节、浪山节等。而因为在历史上受汉族影响,保安族也过春节。

保安族的春节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馃、蜜圈圈和油香,其中以炸馓子和油香最为普遍。此外,节日期间家家都要宰牛、羊、鸡、鸭等,宴请宾客以全羊席最为隆重。

保安族年节全羊席的做法,是把整只羊加上调料煮熟,然后按肋条、脊背、前后腿、脖子、尾巴分部位切割开,接着再带骨剁成一指厚、手掌大的肉块,按部分装盘上桌,供就餐者选用。而羊的头蹄、杂碎则加入麦仁煮汤,也是美食。

除了整羊之外,保安族人一般做鸡鸭也都要加调料整煮,再按骨骼衔接处分割成14块或蒸、或炒,除鸡头和脖子外都盛盘上桌。

在年节喜庆的日子里,保安族家庭不仅饭菜讲究,饮茶也不同于平常的日子,人们这时候喝茶,要在茶碗内泡上冰糖和桂圆,称为“三香茶”,有的还要再放上杏干和葡萄干,称为“五香茶”,甚至连茶具也要选用好的。

保安族是我国甘肃一个非常特有的民族,且人数也只有两万余人,非常稀少,而这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是如何起源的呢?本期的民族文化,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保安族名字的来历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据记载,保安族大约自明朝初年起,居住在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当时俗称“保安三庄”)一带,自称“保安人”,周围的土族、藏族称其为“回回”,清同治元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番回”。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2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保安族”为单一民族。

保安族的族源

观点1:蒙古人为主说。根据保安族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某些生活习俗方面来看,保安族可能是元明时期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的回、汉、藏、土各族长期交往,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观点2:回族为主说。持此观点者多是从保安族与回族有关的传说来追溯其源流的。有认为保安族是从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或南京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民”,与当地其他民族结亲落户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观点3:“探马赤军”说。蒙古帝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这部分军士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当时被通称为“色目人”。

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后,随着战争的减少,遂将“探马赤军”编入民籍,就地驻扎屯垦,允许他们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成为“民户”。从此,在同仁一带戍边屯垦的军士,就成为保安族的“先民”。

保安族的历史发展

明朝时,统治者为了“守边防番”,在各地增修城堡,并派兵驻守。洪武时期,在今青海同仁地区设置保安站、保安堡;万历年间,在同仁隆务地区设置“保安营”。

后来,随着明朝政府不断从各地调来大批回、汉族军士屯田戍边,“保安营”得到发展和扩大,保安地方的民族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以色目人后裔为基础,回族、蒙古族、藏族、汉族、土族等民族相邻共处,联姻结亲,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语言,具有了共同心理素质,大致在明朝中叶,自然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

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农奴主的欺压,保安族被迫迁徙,在循化住了几年,又转入甘肃,在积石山边临夏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在新的定居地,保安族仍按同仁居住时的习惯,保安城的保安人聚居在梅坡村,形成今天的“保安三庄”。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保安族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历史上,保安族人民曾以不同形式参加了临夏地区回、汉各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清同治初年,保安族在由青海同仁向临夏迁徙的过程中,参加了当地回族反清起义。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驻守京城的“甘军”中有十几名保安族战士同兄弟民族士兵一道,英勇地打击外国侵略者,一些保安族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80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次年9月30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保安族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自治县县长由保安族公民担任,县委、县人大、县政协也有保安族公民担任领导职务。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保安族的代表。

保安族人民是一群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英雄儿女,他们也是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人民,刀也是象征着民族精神和勇敢的象征。在保安族腰刀是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它既能生活变得更加的方便也能体现出男儿本色。下面的保安族文化为您带来保安族的腰刀文化。

聚居于大河家镇甘河滩、梅坡村、大墩村及刘集乡高李村的保安族人民擅长制刀,所产刀具锋利无比,构造精巧、式样考究,工艺独成一体,称“保安腰刀”,它与藏刀、蒙古刀齐名,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工艺品。2006年,保安腰刀的锻制技艺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传,清咸丰年间,保安族人辗转迁徙途经青海省循化地区时,从塔撒坡修制土枪的工匠处学到打刀技术。当时制作的腰刀式样简单,质量粗糙。清同治初年,保安族在大河家定居后,掌握了刀刃加钢技术,改进制作工艺,质量逐渐提高,式样日趋完美,打刀业成为保安族的主要手工业。

保安腰刀由刀身、刀把和刀鞘组成。一般是先把择好的铁反复锻打,然后劈开加钢,最后淬火而成。保安腰刀的刀柄,多由细腻光滑的铜片、铜条、黑白色牦牛角、彩色塑料,透明柔软的有机玻璃、银焊、赛璐珞等材料叠合镶嵌。打磨后,便光滑亮丽、精美绝伦,犹如彩锦,被称为“什样锦”,这是保安腰刀的最具特色处。刀鞘多用黄铜或白铁皮打成外壳,内装木芯以保护刀刃。

在锃亮的刀面上刻有七颗星、五朵梅、一条龙、一把手等,便于区别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标志性图纹,纹饰精细,图案古朴。比较着名的腰刀有“什样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萨克刀”、“鱼刀”等等。其中最漂亮的要数“什样锦”,最有名气的则推“波日季”,有关“波日季”腰刀的来历,还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从前保安人居住的地方美丽富饶,人畜兴旺。忽然,有一年出现了一个魔鬼,隔三差五魔鬼就下山到村子里掠取姑娘,人心慌慌,不敢出门。血气方刚、见义勇为的铁匠哈克木,手持钢刀前去山洞与魔鬼搏斗,任凭他举刀猛砍,总伤不着魔鬼。

后来,有一位白胡子阿爷给他托梦说:“有一种叫“波日季”的腰刀可制服魔鬼,对面山上有个天池,天池西边有棵老树,你按照此树的叶子打一把腰刀,并记住在刀面上要凿上有树叶的图案”。哈克木遵照白胡子阿爷的话精心打制了波日季腰刀,最终杀死了魔鬼和毒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