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文化的取材大多源于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最真实的反映就是白族的吹吹腔,它不仅是人民娱乐观赏的一种艺术,而且也是白族生活的写照。吹吹腔集于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于一体,被白族人们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着。那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吹吹腔,白族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云龙白族“吹吹腔”的出现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了。主要靠师传和家传传承。
云龙白族吹吹腔戏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旧州镇的汤邓、下坞、旧州三个村和长新乡的大达村,目前全县已组建白族专业、业余吹吹腔剧团9个:汤邓吹吹腔剧团、上甸尾吹吹腔剧团、三七吹吹腔剧团、丹嘎吹吹腔剧团、丰城吹吹腔剧团,汤涧吹吹腔剧团、大达吹吹腔剧团、箐干坪吹吹腔剧团、云龙县吹吹腔剧团。
每个剧团都有戏台。这些剧团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坚柱都要进行吹吹腔戏表演,特别隆重的是春节,节目表演要达三天三夜。2000年7月24日在《云南日报》公布的滇西北保护与发展项目上,将长新乡大达村列为吹吹腔保护村,旧州镇列为白族吹吹腔保护区。
吹吹腔是一种古老的民族剧种,行当分工相当细致,“生、旦、净、丑”俱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及身段谱,步法与唢呐旋律相适应,舞蹈性特别强。吹吹腔以唱、吹为主,吹又以唢呐为主要器乐吹奏过门,故又称“唢呐戏”、吹吹腔每唱四句为一段,唱词格式为“三七一五”山花诗体。
第一句为起板,二、三句为中板,四句为落板,起板和落板都用唢呐间奏,击乐配之,击乐节拍十分严谨。有上引、咏诗、作对、表白、做功等表演程式,有“一吹、二唱、三敲打之说法”,唱腔有九板十三腔,即:平腔、净腔、生腔、一字腔,地胡腔、哭腔、大哭腔、高腔、摇旦腔、走板、垛垛板、数板、倒板等,唱腔调门随戏中人物而定。
吹吹腔音乐资源丰富,以唢呐主奏,可加以二胡、三弦、笛子等,击乐有大镲、小镲、点子、小鼓等。表演起来抑扬顿挫,十分精彩,演唱方式:道白与唱腔相结合,颇似小品。唱腔曲调质朴、亲切,故事情节较真实,一波三折,与山地民族居住环境相吻合。
传统吹吹腔节目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如《崔文瑞砍柴》、《火烧磨房》、《竹林拾子》、《三出首》等。现代吹腔戏反映白族人民崇尚文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呕歌和赞美大自然,赞美新时期的好人好事,主要节目有白族吹吹腔小戏《人勤花茂》、《喜兆三元》、《鸡鸣茶香》、《见面礼》等。
白族吹吹腔很具有观赏性。集说、唱、表演、器乐于一体,曲目本身的创作就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有时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是观众自身的经历,很容易接近观众;它还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因为它将诗赋、神话、谚语运用于作品中,再加上表演动作的夸张,就使曲目更传神。
它还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白族语言,唱腔的诙谐,器乐的合理配合,节拍有快有慢,动作有张有弛,节奏十分明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崔文瑞砍柴》、《火烧磨房》等在云龙县山地文化展演活动中深受群众好评。
您可能还会喜欢:
具有悠久文化的瑶族民间文献
瑶族蝴蝶歌的艺术特色及文化
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洗浴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乳源瑶歌
白族是我国第十五大少数民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主要的聚居地。作为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本民族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白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既充满浓厚的民族特色,在漫长的岁月中又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其一大鲜明例证就是白族同胞也一样过汉族春节,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白族春节传统活动有哪些。
作为夏历新年的春节,在很早之前就已传入白族地区,至今已成为白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初一当天,按习俗不能到别人家,但可以到外面玩。早上起来,白族主妇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后到大门口拜祭,之后方可出门。
吃完元宵,大人小孩便纷纷出门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到处鞭炮齐鸣,村村寨寨响起了欢快的白族唢呐,小伙子敲着八角鼓,姑娘们唱着白族调,打着霸王鞭,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树下且歌且舞。
群众组织“洞经会”、“莲池会”引领舞龙队伍和财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户争着把龙和财神请进家中歌舞一番,以讨吉利。每当财神唱出吉利的祝词,人群中就爆发出“谢金口”的欢呼,一时鼓乐齐鸣,村寨中处处洋溢着欢乐和喜庆。
初二这天,可以走亲串友,小孩子们终于盼到亲戚朋友给的压岁钱了。这一天的白族习俗活动丰富多彩。腊月里结婚的新人要去拜望男女双方的亲戚,俗称“请新娘客”,各家亲戚要送给新娘子各种礼物。
洱海附近的白族当天往往成群结对到洱海东岸的青山村观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动“上刀梯”。在十几米高的梯子上,绑着数十把锋利的钢刀,刀口朝上。巫师手抱公鸡,赤脚爬上刀梯顶端,口中念念有词,向四方祭拜,祈祷四时清吉。巫师回到地上,手脚均毫发无损。
海东各村则盛行赛龙舟。远处三塔挺立,苍山含黛,山顶积雪和山腰的玉带云相映成趣,在碧波万倾的洱海上,点点龙舟如在画中。
春节期间,白族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朝山会。大理鸡足山是佛教名山,全山共36寺,72庵,与峨眉、五台、普陀、九华齐名,为迦叶尊者道场。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盘后,其大弟子迦叶尊者来到鸡足山守衣入定,等待弥勒佛下界成佛。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族朝山会。此时虽是初春,但鸡足山上已是山花烂漫,春意浓浓。朝山者来到鸡足山,在各个寺院给佛像敬香供果,捐献功德。朝拜者最后要到鸡足山顶峰金顶寺,东观日出,西观苍洱、北眺玉龙,南看祥云,极目千里,但见春和景明,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春节前结婚的白族新人,也成双成对来朝山还愿,祈求生活幸福,爱情甜蜜。
照壁以前大多出现在四合院中,在明朝时候非常的流行,几乎每个大门大户都要修建一座照壁。而现在在一些寺院中也能看到。在风水学中,修建一座照壁是有着阻挡煞气的作用。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大理和洱源一带,白族农家的民居以三坊一照壁最为常见。照壁的绘饰在民居中处于最重要、最突出的中心地位。照壁位于主房的正前方,正对着堂屋,成对称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凸”字形。壁顶以青瓦覆盖,四角微翘。整座照壁以石灰抿刷成的白色为基色,壁檐下方和壁的左右两边,多用深色薄砖
说起传统节日我们最初想起的就是春节。春节可是我国的第一大节日,少数民族也有些节日跟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一样的。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接下来跟小编去白族文化看一下白族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青姑娘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这天剑川县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要参加活动,她们纷纷捐钱,聚会在一起,专门请人扎一个青姑娘的偶像,给她穿上白族的盛装,把她抬到秋千架上荡秋千,众人围着她边舞边唱,娱乐一番,然后到海尾河边举行祭奠仪式。晚上,由一人举着“青姑娘”偶像作前导,众妇女随后,绕遍村中
根据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会有每个民族不一样的民族服饰,而这些不一样的民族服饰就代表着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在传统文化中有那么一个民族服饰是属于奇葩一类的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纳西族文化,看他们的服饰有多奇葩。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
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围腰,背披“羊披”。由于丽江地区的海拔、气温、水草山林等条件宜于发展畜牧业,牛羊皮毛也就成为纳西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老的东巴经《迎东格神》中有这样的描写:“天地动,生两兄妹,结缘成一家,牧养白绵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毡,用羊毛作帽子腰带……”,直到现在,纳西妇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饰的一个主要标记。羊皮披纳西语称“优轭”,用毛色乌黑纯净的绵羊皮经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后,再按体裁制。
缝上黑绒或黑氆氇的“优轭筒”(羊皮颈),饰以七块圆形五彩丝绒绣的“优轭缪”(羊皮眼睛),再订上七组细白羊皮条做成的“优轭崩”(羊皮须),一对“优轭货”(羊皮背带)用白布做成。
上绣蓝色蝴蝶纹饰,一端订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带在胸前交叉,然后绕回背后从下端把羊皮系紧,尾端自然垂下,类同有“尾”,与东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宁蒗纳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带,用很多的宽布条制成,层层缠于腰间,宽的可达二十多公分。腰带下面系着的,是宽大的百褶长裙。
以丽江县城大研古城为代表的纳西族民族服饰,未婚女子一般梳长发或扎长辨批垂肩后,已婚妇女则在头顶梳发髻,喜欢带蓝色帽子。衣着方面,上身着宽腰大袖的袍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起到肘部,外加坎肩,下穿长裤,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从腰至膝,形如扇子,足穿穿船形绣花鞋。
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朴素大方。由于纳西族受汉族的影响较深,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穿长袍马褂或对襟短衫,下着长裤。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排钉着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圆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一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
传说上古一位叫英古的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与旱魔王搏斗,奋战九日,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
宁蒗地区的摩梭人的服饰则另有特点。摩梭女子喜欢用牦牛尾或线制成粗大的假发辩,戴交缠式布包头,上身着短衫,下着十分宽大的长裙。腰间用很长的宽布条层层缠绕。
纳西妇女喜欢佩带手镯、耳环等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