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现在的节日,大家都会吃不一样的美食。比如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节日节气也是一样的,就拿立夏来说吧。你们都吃过倭豆饭吗?倭豆饭也叫做立夏饭,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立夏饭的由来吧。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目前宁波大部分地区五色饭的古风已逐渐演变成了用倭豆肉煮糯米饭,称为“倭豆米饭”。
古人眼疾普遍,倭豆颜色乌,人们为消除眼疾,以吃倭豆米饭来保佑一年到头眼睛像新鲜倭豆那般乌亮,无病无灾。
立夏也是鲜蚕豆上市的时候,民间不是有“清明见荚,立夏好吃”的说法吗?特别是明代戚继光将军平定倭患之后,人们在立夏吃“倭豆”,也有庆祝抗倭胜利的意思。
民间传说立夏吃倭豆米饭和戚家军抗倭战争有关,当时戚家军在镇海甬江口戚家山抗击倭寇,将士们每杀一个倭寇,就会在附近摘一粒蚕豆,用线串在自己的胸前,蚕豆越多,说明杀敌多,格外荣耀。后来宁波人索性把蚕豆改称“倭豆”,用来纪念戚家军将士在甬抗倭。
立夏的各种习俗:煮鼎边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着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接着就是立夏了。那么在谷雨节气养生尤为重要,例如吃香椿。那么大家知道香椿的吃法有哪些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椿芽蚕豆
材料:蚕豆500克,香椿芽50克 。
调料:盐、味精、酱油、香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1(从蚕豆荚中剥出蚕豆,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后去皮。2)将蚕豆粒放入沸水锅中,焯熟,捞出。3(香椿芽择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略焯捞出,切成细末。4)将盐、香油、味精、酱油、胡椒粉调成味汁。5)放入蚕豆、香椿芽末,搅拌均匀即可。
香椿拌鸭丝
主料:鸭脯100克,香椿50克。
调料:盐、香油各2克,姜末、味粉、小葱花各3克。
做法:1(香椿洗净,入沸水稍烫,切碎备用。鸭脯入锅,小火煮至断生,撕成丝,晾凉。2)将鸭丝、香椿入盆中,调入盐、姜末、葱花、味粉、香油即可。
炸香椿
材料:香椿芽200克、面粉100克、鸡蛋1个。
调料:盐、味精、泡打粉、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1(将香椿芽洗净,焯水,投凉沥干水分,用盐腌渍,沥水。2)将鸡蛋打散成蛋液放在容器中,加入面粉、淀粉、全部调料,调成稀面糊,再将香椿芽放入。3)锅中放植物油,烧至五层热,将香椿一根根挂糊,下油锅炸,炸至鼓起时捞出,再将油烧至七层热,将炸好的全部香椿倒入油锅,拨散,翻转炸至将黄色时,捞出即可。
香椿肥肠
主料:肥肠500克,香椿50克
调料:盐、水淀粉、料酒各15克,鸡精8克,生抽、白醋、花椒、大料各5克,绵白糖2克,葱姜蒜100克,色拉油500克(实耗50克)。
做法:1(香椿洗净切段,焯水备用。肥肠内壁用盐和白醋搓洗干净,汆水备用。2)锅内入水烧沸,放入葱姜块、大料、花椒和汆好水的肥肠,以中火煮一小时左右,待肥肠熟烂后捞出晾凉,切滚刀块。3起油锅烧至六层热,放入切好的肥肠滑油,捞出控掉多余油分。锅内留少许底油,放入葱姜蒜煸香,再放入香椿和肥肠,加盐、鸡精、生抽、绵白糖、料酒翻炒片刻,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椿芽烘蛋
材料:鸡蛋5个,椿芽、水豆粉各15克。
调料:植物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1(春芽洗净,剁成碎粒。2)鸡蛋磕入碗里,打散成蛋液,加入水豆粉和清水搅打,加入盐、味精、椿芽碎粒,继续搅打均匀。3)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后,放入植物油烧热,倒入搅好的鸡蛋液,取一碗扣于锅中鸡蛋液上,再分两次将余下的植物油从锅四周淋下,烘约10分钟,揭扣碗。4)用竹签插入烘蛋内取出竹签察看火候,如鸡蛋不粘竹签则烘熟,将烘蛋用刀划成若干块,成整形装于盘中即可。
【结束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带来有关于谷雨时节香椿的吃法。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呢?
每一个季节都有应季美食,特别是逢二十四节气或传统节日,会有相应的必备美食,那么大家知道清明时节的经典美食有哪些吗?接下来就由和老黄历来为大家解答,且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艾叶(也可以用其他绿色菜叶代替)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馓子方便易作,用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等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黄脆脆的馓子了。
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的植物做成的,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做成碧绿色的面团,鲜嫩欲滴。清明果的馅也是很讲究的,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清明包果包起来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南方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润饼菜
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
春笋
春笋贵在鲜,贵在清新淋漓。南方最常见的做法是“腌笃鲜”,咸肉、火腿、春笋在一起煮,既是汤,又是一道菜。要是想吃得浓烈一些,则是油焖笋,重油重糖,焖得黄金透亮,不经意间,春笋成了荤菜,细品还有肉的质感。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古代的人以二十四节所来推算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简单点说,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的天气指南。每个节气都有应季美食。那么接下来老黄历来为大家解说有关于谷雨时节的传统有哪些?
龙须菜
谷雨日,摘采新鲜龙须菜或炒食或拌食,均清脆鲜嫩,味极佳。新鲜龙须菜以北京天坛的最佳。旧时北京市民多往天坛采摘尝鲜。
香椿拌豆腐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或嫩叶。早春三月,香椿树嫩叶满枝,春芽稍露,其叶和芽均可入菜,清香无比。
一般家庭以香椿芽拌食面筋,清香而韧软,以香椿嫩叶拌食豆腐,味更佳。并且制作也非常简便。只需将香椿叶洗净,切成细末,用细盐略盐渍一、二小时,然后拧干水分,倒入豆腐中(豆腐可先用沸水焯一焯),加细盐、搪、味精、香油拌之,一绿一白,色艳而味极清美。
燕来笋
又名春笋,因是春天燕子飞来时长出来的笋,故称燕来笋。燕来笋入撰,是我国南北方共通食俗。春笋,鲜嫩,壳呈褐色,身长,笋肉呈乳黄色。人们喜欢用燕来笋熬汤,称“腌笃鲜”。即用咸肉和新鲜猪蹄加燕来笋一起熬成汤,其汤呈乳白色,咸肉呈红色,笋块如象牙,真是色美汤鲜。由于其味鲜关之极,故民间有,“吃着腌笃鲜,敲耳光也不放”的说法。燕来笋除熬汤之外,也有作“油炯笋”和“笋油”的吃法。都为三月时令菜。
桃花鳜鱼
正当三月桃花盛开之时,也是鳜鱼最肥美之季。人们争相尝鲜。鳜鱼,又名石桂鱼、桂鱼,美称锦袍氏。鱼身有灰色花斑纹,含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成分,为我国特种水产和珍稀水产。三月间正是桂鱼产卵期,故鱼肉丰满,肉质细嫩,蛋白质、脂肪、钙、磷等含量均高于其他季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便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之名句,可见缘鱼的鲜美,在唐代便已尽人皆知。
桂鱼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清蒸、可以红烤,搪醋演,其味各异。
清蒸桂鱼以千层桂鱼最为着名、用火腿片、鸡片、蛋片、香菇片再加绍酒、精盐、葱、姜等一同清蒸。但鱼需先进行加工:鱼杀洗净后,齐胸鳍处切下鱼头,并以下领处斩开,翻身用刀背将鱼头拍扁。紧贴鱼肉中脊骨,从右至左直批至鱼尾,斩去脊骨成两片净鱼肉。再将鱼肉置砧板上(皮朝下),左手揪住尾部,右手执刀深切至鱼皮向前平摊,批下鱼皮,再将鱼皮批成60片,并修切成菱形块,然后将鱼头、鱼肉、鱼尾加精盐、绍酒抹匀盐渍片刻。
千层桂鱼色泽绚丽,造型美观,原汁原味,以咸中带鲜为其特色。
糖醋类的桂鱼以松鼠桂鱼最为着名。该菜为造型菜。因其头大口张,肉似翻毛,尾部翘起,形似松鼠;又因其菜在挂卤时发出嗤嗤声,如松鼠欢叫,而名。
鳖裙羹
鳖,又称甲鱼、团鱼、元鱼,因其背壳略呈圆形,故又称圆菜。三月阳春,甲鱼刚经过冬眠,进入活动期,到菜花盛开时,最为肥壮。故民间有“菜花甲鱼补身体”的说法,春后,甲鱼经过交配产卵,至八月桂花飘香时才逐渐复元。因此,秋季的甲鱼又较肥壮,被称为“桂花甲鱼”。
甲鱼一般是清炖,将杀清洗净的甲鱼,加猪肥膝片、熟山药块、熟冬笋块,水发木耳、绍酒、盐、冰搪(炖甲鱼不用白搪,需用冰糖)、葱、姜、蒜等上笼蒸,或隔水清炖至熟。
炖熟的甲鱼,汤清色碧,肉鲜美无比。一般还需用醋万酱油、糖、味精调成调料蘸肉食之。味道鲜美无比。由于甲鱼含有丰富的动物胶,尤其是甲鱼四周的裙边营养更为丰富,色白如明胶,口味也佳,既韧又糯,故人们将清炖甲鱼,称之为鳖裙樊。
甲鱼,人们视其为滋补菜肴是有其道理的,甲鱼生命力强,营养成分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血为滋阴退热药,其头炙成灰研制粉末,加黄酒送服能治脱肛;整只甲鱼食服对治疗鑫痛病也十分有效。
因此,三月食甲鱼,不仅是调节生活,也有健身强体的道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的甲鱼较皮弱,同时又值蚊虫孽生的季节,一旦甲鱼被蚊虫叮咬,鱼体会染上毒素。因此民间有“六月甲鱼如砒霜”的说法,此时是不宜食甲鱼的,可见甲鱼以春秋二季为最好。
虾子酱油
我国内河以淡水鱼类为主,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尤以鲜蹦活跳、体形硕大的河虾更惹人喜爱。每当三月桃花盛开,内河水发季节,正是雌虾产仔最旺时令。只只雌虾腹部充满虾子,其时,无论是家庭,还是酱园,都烹制虾子酱油。
制作酱油并不复杂,但每道工序必需深得要领,技术性很强。先将鲜虾子漂洗千净,沥干水分(放阴凉处),按每50公斤黄豆抽油(即最好的第一道抽出的酱油)放4公斤虾子,2公斤白搪(或冰糖)的比例配料下锅,加入姜、葱、桂皮、黄酒等调料,用文火熬煮。边熬边用铜勺在锅内上下搅动,使虾子的鲜味渐渐渗入酱油,并不时撇去浮沫。每锅熬煮1小时左右,待冷却后装入经过清洗的消毒玻璃瓶内,需将盖子盖紧。
虾子酱油,色泽殷红,鲜美无比,可拌面条食,更是冷盆、凉莱的上乘作料,如白鸡蘸食虾子酱油,其鲜味无穷,又如吃白肚、北方人喜欢加上香醋、辣油,如再加入虾子修油,鲜、辣、咸、爽,让人津津乐道。
炝鲜虾
炝鲜虾必须选用只只都是活蹦乱跳的雄虾。三月雄虾,肉头肥实,只只晶莹透明。先将活虾放网翠内漂洗干净,再放入冷开水中漂洗。再用食用酒精少许,喷洒在虾身上(既消毒,又增加虾的风味),活虾经酒精喷洒后便不再蹦跳,将虾倒入盆内,另用虾子酱油、麻油、醋、姜、葱、乳腐卤等调制的调料蘸食,其味美不可言。我国南北方一般家庭,均有在三月食炝活虾的习惯,只是调料不同而已,北方的家庭喜欢加入胡椒、辣油、花椒、蒜泥、香菜末等调料,而南方如广东则喜欢用蛇油蘸食炝活虾,其风味各异。
不过,现时三月食炝活虾的食俗逐渐减少,认为食炝活虾不够卫生,有的内河水污染,使活虾有异味,虾体内淀积污染毒物,尽管用酒精消毒,还是不够保险,加之因污染影响了活虾的本色风味,所以现时食用炮活虾较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护水资源对人们的饮食生活是多么地重要。
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这一节气中,都会有一个吃立夏饭的习俗,为什么我们要吃立夏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由来,而立夏饭的做法又是什么呢。据说立夏饭色香味俱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立夏饭的做法吧。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立夏饭做法:
1、糯米洗过沥干
2、起油锅炒咸肉丁,出香味后放笋丁和豌豆一起炒
3、放少许料酒,炒到料大概五成熟,把洗好的糯米放进去一起炒,至米微黄,放水,口味重的可以放点盐
4、大火煮开后小火煮大概40~50分钟。
“拄”意支撑。苏轼《试院煎茶》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的愿望。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是日,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浙江嵊州人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上海郊县农民立夏日用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