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布局 发布者:马龙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在人们眼前最多的是钢琴、吉他等这些新时代的产物,现在又有多少人记得我们国家传统乐器的魅力呢?虽然这些乐器还有着传承,但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它呢?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侗族文化,来感受一下我国的“天籁之音”吧!

初冬时节,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宁静而秀美,浓郁的侗族文化,悠久的箫笛历史,让这个贵州武陵山区的县城魅力四射。从这里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玉屏箫笛”曾在1915年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自古侗族“爱乐尚器”守护着“萧笛文化”,让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绵延不绝。

玉屏地处贵州东部铜仁地区,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侗家人世代在此生息繁衍,形成了独有的“北侗文化”。在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箫笛制作和演奏是生活中最平常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侗家人“爱乐尚器”的生活习惯,使箫笛制作不断改进创新,演奏技艺别具一格。

走进玉屏,随处可见以箫笛为主题元素的各种装饰。

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侗族箫笛制作专家刘泽松说,玉屏箫笛的制作和演奏历经了500余年的发展,是传统手工箫笛的典型代表。历史上,玉屏箫笛曾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并在国内外获奖。“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是人们对玉屏箫笛的赞誉。

箫笛制作取材于县内的一种特有的水竹,经取材、制坯、雕刻、成品4个工艺流程制作而成,其中以笛身雕工细腻、刀刻精湛叫绝。素笛一只,每经师傅倾心打造,精雕细琢,必有飞龙彩凤缠绕而上,名词雅句镌刻其间,栩栩如生,典雅别致,原本普通的竹管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一件精美的民族艺术品。

您可能还喜欢:

满族春节传统文化都有哪些?

瑶族盘王节,一个神奇的节日

东北满族民居文化,你了解吗?

瑶族道教,中国西南瑶族的宗教文化

音乐是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少数通过他们的智慧将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创造出一首首婉转动人的民族歌曲。布朗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曲调优美,非常的受到布朗族人民的喜爱,下面的布朗族文化带您了解布朗族的音乐文化。

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除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外,还有长篇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如《苦情调》、《新年调》、《艾□》、《砍柴的依拉》等。

《道高朗》流行于西双版纳景洪县,是一部唱述布朗小伙子与傣族小姐恋爱悲剧的长篇叙事诗,哀婉动人。布朗族故事包括山川风物传说、迁徙与建寨传说、爱情故事、动植物故事等,在近代还产生过反剥削压迫和反侵略的故事。关于布朗族首领“四眼四耳王”的种种传说(《广景》等);一日三变的美女朗三飘的故事;机智人物艾掌来的一系列笑话、讽刺故事,也极富于民族特色。

云南省景洪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保护条例》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要求,加大对傣族章哈、布朗族弹唱、基诺族大鼓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护西双版纳独具代表性的贝叶文化、节庆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使西双版纳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得到更好传承和保护。

在湖南的新化山歌中有着独特的即兴创作的特点,在古老一代的新化人中基本都是张口就来。新化山歌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它具有原生态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下面的湖南文化带你走进湖南新化山歌。

丰富多样性特征

新化山歌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六个大类:(1)劳动歌。包括田歌、猎歌、樵歌、渔歌、采茶歌、伐木歌、滩歌、夯歌、号子等。田歌中的数量最多,一系列的劳动过程都有山歌。(2)生活歌。(3)仪式歌。(4)时政歌。(5)情歌。(6)历史传说歌。在表现形式和行腔特点上,除平腔(包括高腔)外,还有花腔、弹腔、波罗腔、滚板腔以及锣鼓山歌等多种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不管哪种山歌,起音都比湘南的客家山歌、湘西的盘歌、洞庭湖区的荆楚山歌都高,往往是一人起头众人和,歌声抬得山转水动。在句式结构上,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演唱起来更是趣味无穷。

文学艺术性特征

新化山歌虽系汉族民间歌手的口头创作,没有过多的加工雕饰,但作者却巧妙地运用了诗歌中赋、比、兴、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如:“小小菜园隔块墙,丝瓜苦瓜栽两旁。郎栽苦瓜苦想妹,妹栽丝瓜思想郎”(以物比人);再如:“板栗子开花一根线,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犹小可,今年想你忘插田,耽误阳春大半年”(以物起兴);又如:“去年同哥喝杯茶,香到今年八月八,不信请到房中看,床头一朵茉莉花。送郎送到石山窝,手板捧水给郎喝,我郎喝了手板水,天干三年不口渴”(夸张)。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新化山歌达到了很高的文学艺术境界。

历史渊源

据专家考证,新化山歌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先秦,盛兴于7-13世纪(唐宋),流行于14-19世纪(明清)。新化是古梅山峒蛮的中心地带,10世纪前(宋代以前)为苗、瑶聚居地。至10-13世纪北宋开发梅山,汉族不断迁入,苗、瑶、汉多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在勤劳耕作之余、喜庆节日、婚娶祭丧之时,梅山先民常以山歌抒发感情,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代表作-新化山歌。

表现内容

新化山歌内容广泛,品种繁多。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风俗歌、陶情歌、儿歌等。劳动歌有猎歌、樵歌、渔歌、田歌、挖山歌、采茶歌及各种劳动号子。

风俗歌如《资水滩歌》长达600多行,对资水滩多水险及沿岸山川地理、土产山货、风俗人情、船工生活作了生动的描绘。风俗歌如《闹洞房》、《打四门》、《劝赌歌》等,显得热闹、诙谐。有些风俗歌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如《养女莫上锡矿山》、《资江十八滩》等。时政歌有《骂歌》、《颂歌》等。

山歌中数量最多、最脍炙人口的是被称为“陶情歌”的情歌。这类歌,从男女相识、初恋、相思、定聘到结婚以及婚外情等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反映了年轻男女对封建礼教的诅咒反抗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此外还有表现历史和民族的《峒事歌》、《宗师歌》以及生动活泼的《儿歌》。

表现手法

新化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异常丰富。像《诗经》一样,每一种手法几乎都是赋、比、兴的综合运用。与《诗经》相比,新化山歌更富有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泥土特色。世俗化了的比喻和意象,鲜活生动,易于吟唱相传。

新化山歌是民间文学中一支奇葩,其歌词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句式结构上,由一个上下句组成,巧妙地在它的第二句(下句),甚至第三句、第四句都不甩腔收尾,而是或压缩节奏或句尾不落在稳定的主音上,使它的段落结构自由到可由任何句数组成。有四句头、六句头、八句头和长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长短相间式。在歌词押韵上,与古诗词也略有差异,不注意平仄,它不仅在句式的头、尾都押有韵脚。在中间的字也押有韵脚。既有规律又自由放纵,又添加了俚俗的语气。

在歌词的故事情节表现上,幽默率真,描写细腻。每一首新化山歌都描述了一个通俗故事,且一波三折,委婉动人。表现出的文字语言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语言的修辞上,多引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另外,还有较多的语气衬词,如呜啊、哇呜、喔火火、嗨嗨、哈哈、呵呵等语气衬词,有时衬词还使用模仿动物的声音。还有一些山歌,它对历史故事、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及神话和历史人物也借鉴很广,如:盘古开天地、南海观世音、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等。

西坪民歌内容涉及了很广的一些内容,几百年来绵延不衰。西坪民歌是河南文化中现存民间音乐中极为正规的遗产。我们都知道,西坪民歌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民间曲艺。那么,大家对于河南的西坪民歌有多少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西坪民歌的历史渊源

据考证,汉时西坪地区民间已有歌谣传唱,到了唐代开始盛行。该处深山区从很早以前就有“唐将”班子在一起干活的习俗(就是换工班子)。传说李渊建唐后,怕有功的兵将居功自傲、造反,就把他们集体留在河南西部和陕西东部的深山里开荒种地生活单调枯燥,他们就在劳动时唱歌、打哑谜、喊劳动号子等,以消除疲劳,解除苦闷。到明末清初,宛西大旱造成人烟稀少,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先后6次移民与安徽、湖北等江南地区的移民相汇于西坪,各种文化杂交、碰撞,背井离乡的人们通过民歌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促进了西坪民歌的大繁荣、大发展。于是民歌这种民间传统艺术就在西坪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展、流传下来。

西坪民歌的艺术特色

西坪民歌的类型有山歌、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儿歌等,其中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地方特色浓郁。西坪民歌的劳动歌中有劳动号子、夯歌,具有协调动作、指挥劳动、鼓舞情绪的作用;有田歌、渔歌,描绘劳动情景,诉说劳动感受;有工匠歌、采茶歌,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见长。有的劳动歌形象表达了劳动的辛苦还不乏幽默感,如《一天一挑柴》:“一天一挑柴,不黑不回来。要得回来早,除非镰掉了。回来打二更,吃饭要点灯。出去尿泡尿,回来鸡子叫。烧水洗洗脸,亮星还在闪。”

西坪民歌里的情歌,表达方式朴素、生动、幽默、风趣,颇具画面感和形象感,无论是抒发爱情的炽热、相思的缠绵,还是别离的凄婉和对爱情的渴望,都表达直率,情真意切。另外西坪境内河流密布,淇河、峡河、黑漆河三条大的河流交汇,大姑娘小媳妇爱在河边洗头、洗衣,男青年在河边田里劳动,水边的情歌就诞生了。如“黑漆河流水欢,姑娘洗衣在河边。东张西望干什么,一件小褂洗半天?等俺情哥来相逢,这个地方最适应;山高风大河水响,说句情话两人听。”也许一首情歌就能牵出一段美好的姻缘。

有言道:“山歌本是古人留,留在人间解忧愁。三天不把山歌唱,七岁顽童急白头。”西坪民歌成为承载当地人文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传唱至今。同时,西坪民歌因流畅明快,歌词富有地域特色、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为广大群众所喜好,并且成为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寄托个人喜怒哀乐,抒发对美好未来向往的精神寄托,成为劳动人民离不开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了。

您可能也喜欢:

台湾土生土长的剧中“歌仔戏”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重庆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文化

我们都知道,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曲是侗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粮食。侗族人民把琵琶伴奏的歌曲称为“琵琶歌”,琵琶歌也是侗族文化当中的一朵“奇葩”。那么,大家对于侗族的琵琶歌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侗族琵琶歌吧!

琵琶歌的种类很多,演唱形式和内容各地均有差异。有的用假嗓唱,有的用真嗓唱。大部分地区为男子自弹自唱,或男弹女唱。有的地方(榕江晚寨一带)却男女都可以自弹自唱。弹唱琵琶歌有两种场合:一种是青年们在谈情说爱时弹唱,内容都是比较短小的抒情歌,往往是即兴创作,一般用小琵琶伴唱,歌声、琴声亲切委婉,铿锵悦耳。一种是歌师们在鼓楼或喜庆人家当众弹唱,内容主要为叙事歌,也有喻世歌。苦情歌等其他长歌,一般用大、中型琵琶伴唱,歌声、琴声低沉柔和,浑厚感人。

侗族琵琶歌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远。琵琶歌唱词体现了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全国文艺集成志书多把抒情琵琶歌列入民间歌曲范畴,叙事琵琶歌列入曲艺范畴(称琵琶弹唱),亦有两者兼备的。

由于各地琵琶歌使用的琵琶型号和定弦的不同,土语不同,演唱场所不同,运用嗓音不同,因而形成许多种不同的风格,如三宝琵琶歌、晚寨琵琶歌、平架琵琶歌、榕江琵琶歌等。

侗族琵琶歌是民族文化精品,不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还多次登上“大雅之堂”。1959年,晚寨8名琵琶歌手曾被邀请到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三宝琵琶歌参加贵州省文艺汇演,被录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2004年春天,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上,三宝侗族琵琶歌一举夺得银奖。为了更好地传承侗族琵琶歌这一民族文化,近20年来,榕江县还把侗族琵琶歌引进了课堂。侗族琵琶歌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世人关注。近些年来,侗族琵琶歌名声远播,她们唱到北京亚运村,唱到法国巴黎……这朵民族民间文艺鲜花,越来越绚丽夺目。

您可能也喜欢:

汉族传统刺绣工艺-顾绣文化

传奇色彩浓郁的苗族医药文化

被誉为“民族艺术之花”的苗族蜡染文化

“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汉族服饰文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