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也是人们很注重的一个环节,因为是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思念和哀悼之情。各个地方的葬礼风俗都不尽相同,各具地方的特色。同样哈萨克族也十分重视葬礼,从开始到结束全部过程要持续一年的时间。一起走进哈萨克族文化了解当地的葬礼习俗吧。
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基本上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
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哈萨克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赎罪仪式结束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
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完经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坟地远的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
伊斯兰麻扎,也就是汉族所说的墓地,伊斯兰哈萨克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丧葬礼仪基本按照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哈萨克族实行土葬。人去世后,要立即报丧通知所有的亲属。并将死者的脸朝西安放,用白布绑好下颌,防止张嘴,并用白布盖住脸,四周要用围帐围住。
同时要在死者头前方和脚下方,各点一盏灯,彻夜不灭,由亲属守灵。尸体一般在3天之内必须安葬。人去世后,要在毡房门前竖一根长杆,上面要挂布,对死者表示哀悼。一般年轻的去世了挂红布;中年的挂一半红一半白的布;老年人挂白布。从挂布的颜色便知道死者的年龄。
猜你可能也喜欢:
哈萨克族节日,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
柯尔克孜族的分布与人口
民族文化:纳西族的语言文字
你所不知的哈萨克族的婚礼风俗
哈萨克族是公认的能歌善舞的民族,而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则是融合了光辉灿烂的哈萨克族文化,洋溢着浓郁的哈萨克民族风情,生动地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风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哈萨克族舞蹈都有哪些特点。
模拟生产劳动,反应民族生活风貌
哈萨克族人民的日常劳动和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都能在哈萨克族舞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许多舞蹈中的精彩动作都是由模拟群众生产劳动中的某一情节而来。例如,《擀毡舞》就是把哈萨克民间艺人擀毡工序中的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环节,用舞蹈加以体现。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挤奶舞》、《剪毛舞》等,此外还有《劳动舞》,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表现的则是忙碌而欢快的群体劳动场面。从生活中找灵感,把劳动融入舞步,这也使哈萨克族舞蹈贴近人民生活,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更容易引起群众共鸣。
以动物为原型,反映狩猎生活
哈萨克民族历史上是个游牧民族,狩猎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一项传统生产活动,而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哈萨克族人民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如《熊舞》、《斗熊舞》、《瘸熊舞》等舞蹈,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狗熊的各种动作,生动表现了哈萨克猎人们猎熊时的情景。类似的还有《孤雁舞》、《瘸鸭子舞》等。而哈萨克族舞蹈《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其舞姿优美、柔和,配合独有乐器奏出的音乐,时而缓慢,时而急冲,让观舞者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一只雄鹰在俯冲、在翱翔,舞蹈把鹰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这支舞虽然在大众的视野中较为陌生,但实实在在地表达了哈萨克族人对鹰的崇拜,这支舞让人们仿佛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这些以动物为原型而创作的舞蹈,除了反映哈萨克族人狩猎生活,也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智慧,以及饱满昂扬的精神斗志。
讲述古老故事,传承民族历史
哈萨克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深入哈萨克族人的内心,反映到舞蹈上,就是舞蹈背后经常有着传奇且生动的故事。例如,舞蹈《黑走马》讲述的是哈萨克民族对马的感情,历史上哈萨克人和蒙古人发生了一场战争,蒙古人打败了哈萨克族,抢走了他们的马匹,哈萨克人将对马的不舍、对战争失败的悲愤融入到舞蹈中。这些以历史故事为原型的舞蹈,常以其独特的孤独感、奔放感、凄凉感或热情感而感染到每一位观舞者。
舞蹈律动感强,风格粗犷豪迈
哈萨克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律动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游牧民族的血液在每一个哈萨克族人体内流淌,他们是很好的骑手,反映在舞蹈上就是哈萨克族舞蹈以骑马题材为多,例如主要流行在巴里坤县哈萨克族牧区的舞蹈《走马舞》,这是根据上文所提的名曲《黑走马》创作的舞蹈。舞蹈主要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此类舞蹈乐曲简洁欢快、节奏明显、跳动幅度较大,旋律悦耳动听。
结束语:哈萨克族舞蹈来源于哈萨克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生活,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人民又以高超的智慧对它进行发展,如今,哈萨克族舞蹈已经成为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它所蕴含的哈萨克民族风情更是引人入胜,令人向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种民族文化让你应接不暇。就一个婚礼习俗都让你大饱眼福,因为各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结婚是人生的大事,每个人都非常注重,婚礼习俗不亚于那些传统节日的隆重。那么,灿烂的哈萨克族文化中的婚礼习俗是怎样的呢?
按照哈萨克的习俗约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不能通婚。哈萨克族的结婚仪式十分隆重,结婚前都要举行一系列走访和喜庆娱乐活动,他们对氏族部落内的任何一家婚事都象自家办喜事一样热情参与、欢乐与共。婚礼这天,男女双方以及双方的歌手都要唱许多约定俗成的
烤肉是草原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在内陆上的我们虽然不能常吃到这些美味,但是一般的烧烤也是足够满足胃口了,在草原上还有着专门的节日。本期哈萨克族文化一起了解新疆哈萨克族诺肉孜节。
诺肉孜节一般在公历3月21日前后,即农历的春分,在这一天,柯尔克孜族人要吃“阔缺饭”。柯尔克孜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连续七年发生罕见的自然灾害,第七年每家仅剩下最后一点点麦面和干羊肉块。
在一个春分时节,家家把剩余的食物倒入锅里,做成稠粥,一边吃饭,一边祈祷天神消灾灭难。此时阳光突然明媚,草木萌发,此后牛羊膘肥体壮,五谷丰登。柯尔克孜族人认为这是他们吃“阔缺饭”、向天祈祷的结果。此后,人们开始过诺肉孜节,吃“阔缺饭”,期盼人畜兴旺、平安健康。
而大多居住在天山以北的哈萨克族人在这一天,用粮食、奶疙瘩和肉混合起来做成饭,称纳吾鲁孜饭,来历与柯尔克孜族的传说大体相同。此后,大家一起唱迎春的歌,亲友们相互拜访,祝福春回大地。
此外,这一天民间还要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叼羊、马上角力、赛马、斗鸡、斗羊、玩斯力钦切克(类似于秋千)、别提哈力(扑克牌游戏),这都是诺肉孜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有“猎鹰之乡”之称的阿合奇县,更有别具一格的驯鹰表演。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特的音乐旋律以及婀娜多姿的舞蹈是这辽阔大草原最动人的画面。哈萨克族文化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哈萨克族人民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那么,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音乐特点吧。
民歌是哈萨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哈萨克演奏的乐器主要是冬不拉。冬不拉有两根弦,多数用四度定弦,用右手指头弹拨发音。冬不拉是木制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这些都适合了游牧民生活生产方式的需要。
民歌的演唱形式